中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最后冲刺阶段怎么样定心?资深的班主任发话了!
中考到底在考什么?
当大家在谈论中考时,大家又在谈论什么?当大家在备战中考时,中考到底又在考什么?
理化生实验考试,肯定和动手能力有关吗?
中招体育考试,肯定和运动天分有关吗?
就现在我所任教的班级来看,并不尽然。毫不无夸张地讲,理化生实验考试简直就是送分题,全班几乎都能拿到满分。没满分的二个人里,一个是常常请假,疏于训练,另一个则是计算错误,扣了一分。
体育考试满分的同学,除去几个运动天分很好的孩子,剩下的十几个孩子,无一不是练习极其刻苦,严格根据考试标准认真练习。“老师,我从未想过我的体育能考满分,这一刻,我对自己非常认可。”拿到满分的同学激动地说。
作为老师,我亲眼看着这类孩子,从一个长跑困难户,生生的跑到了满分。从篮球旁观者到篮球满分,反倒是平常那些酷爱打篮球的男孩,没考好。甚至频频出现运球失误。
以上大家不难发现,IQ、天分仿佛在中考的考场上并未拉开中考成绩的差距。优胜者反而是那些IQ平平,天分一般,但异常刻苦的孩子。
中考的目的不是选拔天才少年,而是一项针对所有适龄少年同意高中阶段教育的一场基础知识考试而已。基础为主,适中困难程度,少量拔高,高IQ少年有施展拳脚的天地,普通考生也有我们的一片天。
提醒大伙:
多年的经验告诉大家“成也基础,败也基础”。无论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要出好成绩,抓基础效果最好。有的学生之所以成绩上不去,根本缘由就是入门知识不牢靠。数学、物理差,非常大程度是有些连公式都没记牢;英语差,非常大程度是有好多的单词和短语没记住。
还有的学生,本来学习很好,考试常常是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这小小的错误,说到底就是入门知识没夯实所致。
从历来的考试看,学生丢分的根本不是新题、难点,而是入门知识,因为入门知识不牢靠,把不该丢的分而遗弃了。可见,基础是中考成败的根本。
普通考生一般是什么心态?
A类学生:
我虽然学习不好,但我不担忧,由于即使中考成绩再不好,我父母也会有方法给我弄个学校上。由于他们一直习惯让爸爸妈妈想方法,用爸爸妈妈的血汗钱来解决问题。
解析A类学生心理:
对于这种学生,我不想多说。第一,目前择校生取消,爸爸妈妈即使有钱都未必能找到方法把孩子送到心仪的学校。第二,请各位爸爸妈妈做好心理筹备,上了高中,他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坑爹娘,目前不只输了中考,而且还输了孩子的品格品性。
B类学生:
我晕!这么高的分,开玩笑呢!我初中三年落下的功课这么多,我即使不吃不喝不睡,打死我也不可能赶的上!
解析B类学生心理:
对于这种学生,他们一般会厌恶学习,选择逃避。表目前学习不积极或者已经舍弃了自己,极其厌恶父母说教,玩手机、玩电脑游戏逃避现实。他们觉得中考,已经是一场必输的战斗,还不现在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愁明日愁!
C类学生:
我非常后悔我之前没认真学习,目前快毕业了,我终于了解自己是多么的愚蠢,我期望目前努力还来得及,我决定改变近况,从目前开始,尽心竭力的发奋学习!
解析C类学生心理:
对于这种学生,还是值得父母跟老师欣慰的,但能否成功?重点是看如何做。
提醒大伙:
有位名人说过:播下一种心态,收成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成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成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成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成一种命。可见心态决定了命,人之命,取决于心态,心态的改变,就是命的改变。
“自信生活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建议你从目前开始,积极行动起来,改变我们的心态,以积极的心态,以自己那颗豁达平时的心去看待中考;
还建议你从目前开始,用已有些那颗积极的心态面对中考,使你的整个身心都充满勇气和智慧,把中考“要课”读熟读精,读薄读透,把课本上的要点、重点分解而形成我们的常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水准,学习成绩必然会得以明显提升,要相信自己,不要说不可以!
怎么样借助最后几十天的时间?
首推早起。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早上的记忆力是要好于晚上的。晚上毕竟是学习一天的结束,脑子里塞满了各种要点、盲点,再者大脑这时也相当的疲劳。
熬夜学习除去对身体有害以外,就是无形之中减少了白天的学习效率。可能潜意识里不自觉地会想,“晚会儿做也不迟,反正晚上有些是写作业的时间。”
有能力安排好自己时间的人,就有能力控制我们的行为,进而掌控我们的意志。同样的听讲、同样的作业,自控力强的孩子,效率会更高,成效也会更好。
除去大伙一样的上课和自习时间,哪个能从碎片时间中借出的时间愈多,对常识的迁移和整理越系统,哪个的胜算就会越大。复习到第二轮、第三轮之后,已经不可以局限于刷题,还要掌握总结。
理科类,要重视易错点的总结。
特别是合理的利用手中的错题本,不可以只做错题本的搬运工,要知其错,还要杜绝后患,这就需要常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将错题本上的错题涉及的有关要点补充到一侧,真的将错题本变成提分的秘籍。
文科类常识,应该注意易混淆常识的总结,能分门别类,线索明确地将冗杂的要点进行总结整理。
对于需要要学会的入门知识点,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但凡可以用背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难点,但凡可以用努力提升的分数都不是偏题。
中考会带给你不少……
当大家在备战中考时,其实收成的不止是成绩、是名校,更要紧的是,通过中考这个平台,练就了独立解决问题和处置问题的能力,掌握了对常识的系统化学习和理解,进而领悟到自学的要义。
在高考考试尚且不可以“一考定终身”的年代,考试早已经不是概念成功的唯一准则,但它是你达成梦想的入场券。你可以无视考试,但你不能怠慢我们的青春。
渺沧海之一粟,考试的重压、学习的重压和将来漫长的生活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有句话说的好,与其安慰自己平凡可贵,不如尽心竭力活得潇潇洒洒。
备战中考,大家需要最狂的风;决战沙场,大家需要最静的海。